第72章 营县地震(2 / 2)

大家都平安,陈继铭也放心了,东西没了不要紧,人没事就好。</P>

凤翊守着陈继铭,一直到深夜,大街上官差安排人救灾,来回跑动的人不断。</P>

一夜过去,林阳府康王接到消息,兴州营县地龙翻身,大地开裂有高山坍塌,据悉伤亡惨重。</P>

康王暗自庆幸,不是自己封地,要不然一个不仁的罪名就要落到头上。</P>

同时又为遇难百姓惋惜,天灾所致百姓何辜。</P>

兴州没有藩王,所以几天后嘉和帝接到八百里加急文书,兴州营县地龙翻身死伤无数。</P>

长阳宫嘉和帝脸色难看,他妈的自己即位六年,年年天灾不断。</P>

你倒是隔一年让我喘口气。</P>

这是天灾,他还得下罪己诏,憋屈。</P>

嘉和元年跟突厥打了一仗,打到嘉和二年,嘉和三年,梧州水患,救灾。</P>

嘉和四年蜀中旱灾嘉和五年楚州三县蝗灾,嘉和六年再有几个月就过去了,你给我开了个大。</P>

长阳宫内大臣纷纷建议嘉和帝下罪已诏。</P>

嘉和帝脸色在黑也刚不过满朝文武,只能下罪已诏,以安抚百姓。</P>

朝廷派遣钦差救灾,发放救灾银子,让附近州府一起帮着救助。</P>

青云县损失不是太大,损毁的房子找人修缮后好,杂货铺子跟粮店这些日常生活所需店铺就开始开门营业。</P>

陈继铭担心韩梦舟,毕竟是茶楼也不知道人是否平安。</P>

结果到了县城码头得到一个消息,阜河没水了。</P>

陈继铭皱着眉头,回到县城宅子。</P>

“怎么了”?</P>

陈景铭看他哥眉头紧皱,不由询问。</P>

“我本来想去府城,结果阜河没水了,行不了船,走旱路要好几天”。</P>

陈景铭惊讶,阜河河道过营县再到青云县,营县地震了,这次地震差不多有七级了吧,听说有高山坍塌。</P>

陈景铭想到这里一愣,不会吧?</P>

高山要是在阜河边上,山塌造成堰塞湖,阻住河道可不就没水了。</P>

堰塞湖…堰塞湖?</P>

坏了!</P>

“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只进水排不出去,最后就会决堤,会发洪水”!</P>

陈继铭疑惑,“不会吧”?</P>

陈景铭摇头,“不知道,历史上也有过这种情况,就是可怜了那里的百姓,刚经过地龙翻身,又要被洪水淹没”。</P>

陈继铭,“要是那样,许多百姓会被淹死,而且一发洪灾就会跟着有流民”。</P>

陈景铭,“还有瘟疫”。</P>

陈景铭有种无力感,他们就是有所猜测,就算是真的,也没有任何办法去拯救那些百姓。</P>

“哥,多买些粮食回来吧,还有药材,多雇些人看护家人”。</P>

陈继铭没有反对,药材要买,特别是治疗腹泻的,还有热证。</P>

多买粮食是为了以后,难民多了县里大户人家都会施粥,他们家也要准备起来。</P>

为善有方,真是一把双刃剑。</P>

本以为今年是个丰收年,唉!</P>

陈继铭给韩梦舟去信,询问他是否平安。又叮嘱他多备些粮食,茶楼后院有水井,多备粮食以防万一粮食涨价。</P>

没几天听说朝廷派遣救灾官员,去营县救灾。</P>

青云县也有损失,衙差把房屋倒塌的贫困户登记好,以防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