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北辰还将这件事儿贴皇榜昭告天下,知道了情况的百姓们,无一不对顾澜之这个皇后赞誉有加。
这下好了,那些大臣就是想抹黑顾澜之的名声,那也已经做不到了,没有人会相信他们了。
冬去春来,厉北辰跟顾澜之看着种植高产粮种的百姓们,心里也跟着异常的满足。
老百姓为的不就是能吃饱饭嘛!
东顺国全国都种植了高产粮种,百姓们吃饱肚子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顾澜之不仅提供了高产的小麦、稻子,还提供的玉米、地瓜、土豆等高产的种子,势必要将让百姓吃饱饭贯彻到底。
让厉北辰跟顾澜之都没有想到的是,顾澜之提供的玉米、地瓜什么的,都是东顺国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但老百姓一听都是高产的粮食,百姓们就都至少领了一亩地的种子回去试种了。
虽然跟小麦、谷子相比领的是比较少的,但百姓们相信朝廷,相信这些东西也都是高产的,即便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还是愿意在自己家的地里种植,这就非常的不容易了。
厉北辰跟顾澜之都还想着可能要费些口舌呢,现在好了,只要官府的人说是超产的粮种,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了。
厉北辰是真的高兴,不仅解决了百姓们吃饭的问题,还变相的让朝廷在百姓的心里树立了好的形象。
厉北辰作为东顺国的皇帝登基才不到两年,就能在百姓的心里有如此的信誉,这真的很不易了。
同时,顾澜之这个皇后在百姓心里的地位就更加的高了,只提供高产粮种这一件事儿,就让顾澜之这个皇后的地位,在百姓的心里站的稳稳的。
那些想要搞顾澜之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也就放弃了那些想法。
其实他们也尝试过了,尝试着在京都城里散播一些皇后善妒、不让皇帝开后宫的谣言。
可不论他们怎么让人传播,用不了几天的时间,这消息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不管刚开始传的时候如何的热闹,都会被其他的丑闻压下去。
比如哪个大臣养了几房的外室,哪个大臣跟谁家的寡妇有染,哪个大臣跟哪个大臣交换小妾之类的。
这种颜色消息,总是比其他的消息更让人感兴趣。
而这些被爆出丑闻的大臣,就是那些密谋败坏顾澜之名声的人。
这下子谁还能不知道是皇后,或者说是皇帝暗中出手了。
这都归功于顾澜之建立的情报中心,他们发现有这方面的苗头,直接就将那火苗给按灭了,顺道在阴那些大臣一把。
这都是厉北辰下的命令,顾澜之都只是听了个热闹。
而厉北辰知道用颜色消息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还是从直播间的观众那里取的经呢!
观众们都是看着顾澜之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有人来抹黑他们云养的“仔仔”呢!
大家全都不遗余力的教厉北辰,后世跟公关相关的各种知识。
现在高产粮种的事儿又一落实,别说京都城的百姓不相信那些对皇后不好的流言,其他地方的百姓更是不允许有任何的人说皇后不好了。
别说议论了,就是听见有说这样话的人,那都会直接就举起锄头开干,不打死你都算你运气好了。
厉北辰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效果,有了这个功绩,谁还敢再提开后宫的事儿。
要是有人提了,厉北辰就可以非常坦然的跟那些人说,“朕的皇后这般的贤惠、爱民如子,东顺国有这样的皇后,还需要什么后妃?
朕已经有皇子了,也不存在皇位更替的问题。
你们要是想让朕纳妃也可以,只要她们能比得过朕的皇后,朕就纳妃。”
比得过皇后的功绩?开什么玩笑!
皇后让东顺国的人都能吃饱饭,还能让国家的粮仓堆满,这种丰功伟绩谁能比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