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命与我何加焉(上)(2 / 2)

天龙帝国纪 繁星予梦 2395 字 7个月前

这一切只是周元武的借刀杀人之计。</P>

他们所有人都认为,包括代天浩也一样,都认为路通的造假揭发是周元武下定决心的关键,没想到啊……</P>

“陛下……”文远站起身来,后退几步,“为何要这样对待秦国公?”</P>

“就只是因为他曾经是个权臣吗?您就要如此忌惮吗?”</P>

周元武站起身,看着窗外的风景。</P>

他没有选择立刻回答。</P>

良久,周元武侧过脸来,看着立于书架旁的文远。</P>

“前辈,您活了上千年了,见多识广,知道的,明白的,也绝对比我多得多。”</P>

周元武拿起房内随处丢放的一本书。</P>

“您喜爱修史,那我想请问前辈一个问题。”那语气中,带着压制的恨意。</P>

“陛下请说。”</P>

“您觉得,秦,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亡的?”</P>

文远也是一愣,不知道话题怎么转移到秦亡的原因上了。</P>

但作为史学家的他,却并没有什么犹豫,给出了他的答案。</P>

“秦,实亡于秦昭帝一代,昭帝被世族们派遣的刺客杀死,改革失败,秦帝国再也无法掌握各地的情况,自此,各地世家大族纷纷发展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了无名有实的诸侯。”</P>

“世家大族的发展,终究是让无数可怜百姓背负了更重的担子,将百姓逼上了唯一一条行得通的路。”</P>

“不错,秦昭帝的死,就已经宣判了秦帝国的灭亡,剩下的只是时机未到。”</P>

周元武接着问着,“那,这个时机是什么呢?”</P>

文远不假思索。</P>

“哀帝的荒淫无道、嗜杀成性,使得天下之人都有取而代之之心。为了镇压各地起义,哀帝将大权交付给大将军袁明。而哀帝暴毙,其无继承之人,使得大权旁落于外戚袁家之手,袁家妄图废帝自立,给了各地起兵进行所谓清君侧的大好时机。”</P>

“也正是这个时机,天下群雄并起,我才能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P>

周元武将腰间佩剑拔出一半,那冰冷的剑身倒映在他眼中。</P>

“幸得有二弟、三弟相助,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夺取天下,再造河山,我曾经的最大梦想,也就是想在乱世结束后,能封个候。”</P>

“但,上天站在了我的身边。天命,眷顾了我。”</P>

周元武拔出了剑,他举着剑,由下至上的打量着。</P>

“从江州,到西北。从西北,再到西部。从西部,再到中原……”周元武的声音逐渐高昂激愤。</P>

“从中原,最后到剩下的所有地域!”</P>

“那些阻拦朕的人,都被朕一一击败,那些曾经在朕面前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大族们,也要在朕面前跪下!俯首称臣!”</P>

周元武的雄音回荡在书房内回荡着,那杯中茶水微微晃动。</P>

“朕本布衣寒门,提三尺之剑,诛灭暴秦,威加海内,此乃天命所归!”</P>

文远也附和着。</P>

“陛下所言不假,千百年来,有此伟业的,仅有始皇帝和陛下您了。”</P>

“可前辈想过吗?”周元武的声音恢复正常。他拿起手中的书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

“正如您曾经在书中的观点一样,历史由必然的趋势和这过程中的无数偶然组成、推动、发展。”</P>

“始皇帝统一了天下,是因为自您帮助秦国变法以来,数代秦王不懈努力,为秦国这辆战车配置好了一切所需的东西。贴合国情的政策法令,贤明有志的君王,百姓的无限支持,奠定了秦能够一统天下的必然基础。”</P>

“始皇帝本身的伟大不用多言,但无前人为他打下地基,高高筑墙,他岂能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克灭六国,终结战国时代的千秋伟业?”</P>

“就算没有他,秦国的下一代君王,无数的后人中,也总会有人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始皇帝的位置,总会有人来坐。”周元武说完,看着文远。</P>

“前辈,我这理解,对吗?”</P>

“陛下之言,可谓见微知着。”文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佩服。</P>

“那,我是否可以认为,若无哀帝暴毙,天下大乱的局势将会被推迟,那样的话,我周元武还与原来一样,只是个江州破落寒门,在那些世家豪族眼中猪狗不如,任他们打压、耻笑。”</P>

“陛下……可这偶然就是发生了,最后平定天下的不世之功,当属于陛下。”文远看着眼前已经带有略微偏执极端的周元武,连忙出言开导。</P>

“不……”周元武拿着剑,摇着头。</P>

“不一样。”周元武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庆幸。</P>

“秦一统天下是因为历史的大势不可阻挡。”</P>

“但我能发迹于江州,带着三万兵打下天下。这纯属于偶然,这不是必然。”</P>

“天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气使然,我从来没有因此盲目自大,我曾经也和这个路通一样,有着无比远大的理想,但缺少完成理想的能力与决心。”</P>

“陛下,何苦妄自菲薄?”文远摆了摆头。</P>

“我一直知道的,从当年结义开始,我便知道,我的这两位兄弟,都是心怀正义,嫉恶如仇的人,他们也想和我一样,让这天下的狼烟熄灭,让刀剑重新入库,让苍生重新回到安居乐业的时代。”</P>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敢尝试。”周元武苦笑着。</P>

“论带兵打仗,陷阵杀敌,我不如二弟三弟,他们都是万年难一遇的奇才。论运筹帷幄,制定战术策略,管理后勤,我更不如前辈。”周元武双手搭在剑柄之上,重新坐了下来。</P>

“我的作用,仅仅是将你们牵连起来的一面旗帜。”</P>

“前辈,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问您。”</P>

“当年您投奔我的时候,到底是看中了我,还是看中了二弟?”</P>

周元武的问题将文远的心再一次震动。</P>

“陛下,想听实话吗?”文远深吸一口气。</P>

“当然。”</P>

“那臣不做隐瞒,当年臣之所以选择了陛下,是因为秦国公的存在。”</P>

这句话说完,书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P>

周元武的面容强忍着抽搐,他的双手在抖动着。</P>

但文远没有看到他以为会发生的场面——周元武的暴怒。</P>

周元武仰天长叹。</P>

“果然啊……果然是这样。”</P>

“正如我所说的一样,我的得国不是那必然会发生的,相反,是一系列的偶然,叠加在一起,产生的最终结果。”</P>

“天命,运气,帮助了我,可它不会一直帮助我。”</P>

“所以我绝不会抱着侥幸的心态,我要将一切可能颠覆帝国的潜在因素,都扼杀在摇篮里。”周元武的目光里,透露出凶狠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