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生如梦 梦如来世5(2 / 2)

天仙修凡记 康庄胡同 2736 字 7个月前

“哼!有这样不顾江山社稷,只顾自己死活的皇帝老儿。怪不得拥兵上百万的大秦,会打不过举族不过六七十万的魏人。”阿信怒骂道:“混蛋乌龟老王八,不得好死!”</P>

冯行偃怒瞪着眼,一时想不出新鲜的词,怒骂道:“老王八乌,老龟混蛋,不得好死。</P>

冯喆被他俩的孩子气,逗得噗嗤一笑,敛起了笑容,点头道:“乌龟混蛋老王八真的没得好死,他乘船离开紫铜关,船行到江心,就突发急病暴亡。”</P>

阿信拍手道:“死了好!叔,你别讲老王八的破事了,听了心烦。</P>

还是接着讲一百零八寨的故事吧。”</P>

冯喆手指在草图上划动着,说道:“紫铜关失守,大秦祖地门户大开,将大量的官员,军队堵在了大秦祖地。</P>

其实即便是留存在大秦祖地上的秦军,在数量、军械装备上,比起整个魏军都还占据着优势。</P>

西来的这魏军支偏师,总兵力仅仅只有三万。</P>

秦军这边,装备当时最精良军械的皇城禁军,就有十万之众, 加上各州郡驻军,军队总数要超过了三十万。实打实的十倍于敌人。</P>

而魏军刚完成长途奔袭,战斗减员,加上要维护身后的邛山道,数百里后勤给养线路,剩下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兵力,最多不过一半。</P>

若是能集合起三十万大军,以二十倍的数量发动猛攻,紫铜关再如何坚固,魏军也难以守住。</P>

可惜啊!”冯喆眺望远处军寨遗迹,涩然地摇了摇头。</P>

“大秦这棵大树,整个根都烂了,树干也被蛀空了,有的只是争先恐后飘走的叶子。</P>

混账皇帝逃往的路上骤然驾崩,在江南的皇御弟当即便抢着登基自立为王,组建了新朝堂,留在祖地的旧臣们,要在新朝堂某个好位置,最好的凭仗,莫过于手里握着军队。</P>

大秦国朝堂汇聚的俊杰太多,能看清这点的聪明人自然不少。”</P>

“叔,我知道了,老乌龟王八蛋下面的大王八蛋小王八蛋,有样学样,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段您也可以跳过了。”</P>

“好,好,不提这些让人生气的小王八蛋!</P>

魏军兵虽少,却全是精骑,在平原上打野战,以步卒为主的秦军,即便以十倍的兵力对敌,往往还是会被精于骑射的魏军拖垮,击溃。</P>

再一个,小乌龟王八蛋们,都存了着私心,将大半的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不想着抵御外寇,一个个忙着抢占城池,龟缩起来保存实力。</P>

结果,顶在正面战场抗击魏军的,反而是需要军队保护的平民。</P>

紫铜关失守的消息传开,平民便自发组织起了义军,从各地汇聚向紫铜关。</P>

开战初,义军虽然人数众多,却缺乏训练,也没有统一的指挥。魏军充分发挥了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以寡击众,连战连胜。义军损失惨重,开战两日便向西退了五十里。</P>

正是这五十里,暴露了魏军的软肋-----军力严重不足。</P>

只能做到将义军击溃、驱逐,却无充足的兵力完成聚歼,虽然攻占了广袤的地域,也分不出兵力去据守。</P>

只是这个软肋,随着魏军后援部队陆续到达,很快就会弥补。</P>

也就是说,想要抓住魏军兵力不足的软肋,时间很紧迫。</P>

你们看,从紫铜关向西的三百里,北边有魏水,南边有大南山,地形是一条瘦长的走廊。</P>

要挡住魏军铁骑深入大秦故地,守住这条走廊至关重要。</P>

桃李年华的长平公主,亲自肩挑土筐.......”</P>

“混蛋王八皇帝不是带着全家逃跑了吗!?怎么还有个公主。”</P>

“对,皇族就只有一个公主留了下来,如果留下的是一个皇子.”冯喆重重的叹了口气。</P>

“俱往矣!不堪往事,由他雨打风吹。</P>

还说什么如果不如果呀!唉,没意义了,一点意义都没了。</P>

还是接着说长平公主带领民壮建军寨。</P>

公主殿下亲自带着百万民壮,冒着被敌人突袭的危险,日夜不息,仅用了二十天,便在两百里的川地上,建起了一百零八座军寨。</P>

有了这星罗棋布,遥相呼应的一百零八寨,魏军精骑只要离开紫铜关,就第于孤军深入,越往前走,卡在后路上的军寨数量越多,被隔断归路全军覆没的风险越大。”</P>

冯行偃和阿信都学过行军布阵之法,特别是阿信,对利用地形结寨自保,再熟悉不过。</P>

仔细看过图上用一个个墨点标示的军寨,用心体会分布的形状,立刻就明白了一百零八寨的妙用。</P>

二百里之间,按照固定的距离。每隔一段,依照强弩射程和步卒奔袭的最大大脚程,就以三五个寨子形成一个攻守呼应的据点。</P>

每个据点之间,也构建形成呼应之势。</P>

这些散布开的军寨,对于深入的魏军,如顶在双肋间的利刃。同时也是把缺乏野战机动能力的驻守将士,陷入孤立无援的死局。</P>

纯粹是用人命消耗人命,用人命换取时间的战法。</P>

阿信再次扬首看向平坦的原野上孤单单耸立的古寨遗迹,一截截残垣断壁的寨墙上,似乎都有人影晃动,无数的旗幡随风飘扬。</P>

阿信双眼泛起敬佩之色。</P>

冯喆缓慢的语声里带着浓烈的感情,“不逐一攻克一百零八寨,魏军就无法放心大胆的离开紫铜关,就无法深入大秦故地。</P>

围绕着一百零八寨的攻防战,前后足足打了九十年!</P>

数以百万的义军将士前赴后继的投入惨烈的战场,伤亡高达数十万。</P>

这一路上的每一个军寨,每一节寨墙,都浸染着义军的热血。 是他们用生命,延续了大秦国祚,保护住了身后的家园。</P>

唉!驸马温潜渊画出阵图,长平公主亲力亲为,构建的这条防线,最终,还是被攻克了。</P>

说来都好笑!</P>

统帅着纯粹以秦人组成,战力强悍的步卒大军,象啃骨头一样,一座接着一座,碾碎了一百零八寨的魏军将领,竟是个关东千年望族的子弟,而且也姓温,名字叫破虏。</P>

在东乌州温氏祖祠里,供奉历代数十位温氏光耀门庭者的正堂,紧挨着大秦驸马褒国公温潜渊牌位的边上,就是大魏国镇西大将军温破虏的牌位。</P>

破虏,温家给这个子弟取了个好名字! 哼哼!”</P>

阿信翻着眼皮,不以为意的说道:“东魏真正把老百姓逼得无路可走的,也是这些以道德传家的高门望族的同胞。</P>

见得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P>

“我永远都不会习以为常!”冯喆罕见的怒形于色,大瞪着双眼,面颊扭曲,鼓胀着胸口,狠狠的说道:“冯家人不会忘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习以为常。</P>

冯家每一个男丁,在有生之年,都在争取,提兵十万下东乌,掘开温家祖坟,将温破虏的棺木劈开了,代表千万枉死的秦人问问他,狗杂碎的,你特么破的哪家的虏!?”</P>

冯行偃被父亲的狰狞样子震撼得大张着嘴。</P>

阿信也震惊于冯喆恨不得生吃了温破虏的凶戾形象,张张嘴,又不知说些什么。</P>

片刻后,冯行偃挠着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咱们家一直打压姓温的,是因为温破虏领兵破了一百零八寨。”</P>

“咱家也不是针对所有姓温的。”冯喆收起铺开的草图,他手指向南边,“山南郡公主府的后人,咱家就很愿意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