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乖顺黏人弟弟(75)(1 / 2)

很多时候,夫妻之间,其中一方出事,另外一方会被默认为潜在的怀疑对象。</P>

即便有不在场证明,谨慎起见,还是让人调查了一下,王老先生和郑清平之间的情况。</P>

两人结婚二十多年,丁克家庭,没有子女。</P>

双方父母也都在几年前,分别去世了,两个人原来是同事,现在郑清平先退休。</P>

认识他们两个人的,都说他们之间感情很好,两个人都是脾气很温和的人,这么多年几乎没人看他们红过脸。</P>

而且学校的同事还说,郑清平没有退休的时候,就说她和王老先生准备在南方温暖的地方买个房子养老,等王老先生已退休,两个人就走。</P>

两个人的账户也干净,不存在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这么多年,都是靠着工资过活。</P>

在目睹妻子惨状之后,王老先生一直处于失神的状态,已经被赶来现场的医护人员送到医院观察了。</P>

“家里面的财物有丢失吗?”</P>

进入室内勘察的时候,吴祁东看见卧室和书房都有被翻动的痕迹。</P>

抽屉被粗暴地打开,很多东西都被随便地扔在地上。</P>

“目前还没有和被害人的丈夫确认,但看样子是……”鉴证的人蹲在地上,努力地想要采集指纹。</P>

“犯人入内应该是带了鞋套。”</P>

“鞋套?”</P>

“对,现在蒲城的室外,很多地方都有积雪,还有化开的泥,大概是不想留些痕迹,所以凶手自己带了鞋套。”</P>

“副队,这属不属于犯罪手法的升级?”陈明康沉声问道。</P>

十年前第一起案发的时候,他们在案发现场采集到了凶手的鞋印。</P>

第二起虽然没有采集到完整的鞋印,但也能发现凶手入室的痕迹。</P>

第三起第四起大约是因为,当时外面路面干净,所以没有采集到有用信息。</P>

第五起……和前面四起不是同一个季节,那天外面下了雨。</P>

可案发现场却被破坏了。</P>

当时靳树禾从房间中跑出去时,正赶上楼道里有经过的人,当时案发的地点是多数为建筑工地工人居住的老破楼。</P>

可能是因为对靳树禾的关心,或者是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没有人有保护凶杀案现场的意识。</P>

等警察到来的时候,屋子里,甚至是尸体旁边,都不知道有几组不同的泥泞脚印了。</P>

重重叠叠地压在一起,完全被污染了,没有了侦查价值……</P>

这几起案子,凶手都没有留下dna,也没有留下指纹,考虑戴着手套作案。</P>

但并没有出现过鞋套的痕迹。</P>

“这个凶手一直都很有反侦查意识,他这么多年没有作案,但应该也清楚,现在的侦查手段,比起十年前,更为先进了很多,所以他也更加的谨慎了……”</P>

吴祁东皱着眉。</P>

靳树禾看着初步的调查报告。</P>

在几份卷宗里,有一个词重复出现过:“过度杀戮”。</P>

过度杀戮意为,施暴者为发泄情绪,或有意折磨受害者,使用超出导致受害者死亡所需的过度暴力行为。</P>

从能够顺利潜入受害者家中,并且单独一人制服受害者。</P>

几名受害者身上都没有很明显的抵抗防御伤,证明力量的差距很悬殊,由此可以确认,凶手为男性。</P>

在受害者已经完全失去反抗能力,但他依然暴力不减,第三起案子中尤为明显,他一共刺了受害者八刀。</P>

通过法医的检测判断,他第一刀就已经是致命伤,当时受害者应该马上就失去挣扎的能力。</P>

可是,凶手又接连对着受害者捅了七刀。</P>

有些由冲动导致的凶杀案,凶手因为过分紧张,或者精神高压等因素,也会出现过度杀戮的情况,但在这名连环杀人犯身上,并不存在这种情况。</P>

他有预谋地作案,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很冷静。</P>

从作案到离开,完全找准了受害者单独在家的时间段,甚至是连那一栋楼那个时候的人都很少。</P>

前面几起案子的调查中都提到了因为过年的原因,案发的时间邻居都不在自己的家中。</P>

这第六起也是一样。</P>

郑清平和王老先生住的这栋老楼,一层三户,他们家是楼梯口正对着的二号门,旁边的一号和三号,当天早上侦查员敲门的时候,里面都没有人。</P>

后来通过联系,得知这两户人家,早就于年前,分别回老家了。</P>

晚上八点半,市局开案情讨论会。</P>

别的部门的见到靳树禾跟着过来,有的人稍微一愣,有的人拍拍靳树禾的肩膀,没人多说什么。</P>

原来不知道这事儿了,今天看完卷宗也都知道了。</P>

等人到齐了,各个参与调查的部门负责人,挨个上去分享调查的成果。</P>

“前几起案子发生后,我们就考虑过被害人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根据数据,大部分连环凶手作案,都会存在着一些同一性,而不是完全没有关联的随机作案。”</P>

谢队皱着眉说道。</P>

“截至今天,六名受害者全部为女性,那么这些女性之间,到底有什么共同点,或者是某方面的联系,依然是目前侦查的重点方向。”</P>

这个问题,靳树禾很熟悉,当年吴祁东,问过他好多次:“小禾,你妈妈在蒲城有没有朋友,你有没有见过……其他几名受害者?”</P>

时至今日,靳树禾依然可以坚定的回答:“没有。”</P>

“你记得那么清楚?”</P>

办公室里,吕纯转着椅子,转过头来问靳树禾。</P>

靳树禾已经和他们说过了,完全不需要照顾他,有任何需要问他都可以问,不需要刻意考虑自己的感受。</P>

“嗯,我妈妈……甚至都很少出门。”</P>

当时是他们一家来蒲城没多长时间。</P>

靳树禾的妈妈,只有初中学历,和他爸爸来自于南方的农村,很偏远的地方。</P>

来到蒲城,是因为靳树禾的爸爸到这边打工。</P>

他妈妈性格温吞腼腆,因为普通话说的不太好,平时出门都尽量少说话,除了买菜接送靳树禾之外,她几乎不怎么出门,更别说交朋友,认识另外几名受害者了。</P>

靳树禾的记忆里,除了上学之外,母亲差不多无时无刻都陪在自己身边……</P>

“其他几起案子的受害者,也没有找到关联的证据。”靳树禾指着卷宗上的总结。</P>

“哎——”吕纯揉揉头:“这可从哪儿入手啊?”</P>

“明天接着走访郑清平的关联人吧,前面几起案子的家属,也要重新走访。”靳树禾神色平静,但眼睛一直往手机屏幕上看。</P>

吕纯视力好,没有想偷看,不过是扫了一眼,就看到他屏幕上是微信的界面。</P>

一连发了……一长串儿的信息。</P>

对面的头像,看着……应该是小陆?</P>

就在同时,几乎是瞬间,靳树禾又发了好几条过去。</P>

这是干嘛呢?</P>

吕纯觉得有些奇怪。</P>

结果又三分钟不到,靳树禾“呼”地站起身。</P>

吓了吕纯一跳:“你咋了啊?一惊一乍的?”</P>

“没事,我出去……打个电话。”靳树禾脸上神色不太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