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李师师建议西夏调整战略:跟宋国和平共处(1 / 2)

李师师的话,让李察哥和李友亮等人一阵羞愧。</P>

从大的战略上来讲。</P>

他们完全认同李师师的话。</P>

“李娘子说的极是。”</P>

李察哥老实承认,“只是理想和现实,很多时候都是反着来的。”</P>

“其实反倒是这样,你们更应该反过来操作。”</P>

李师师认真道,“宋国人爱好和平,不爱打仗;至少不爱跟强敌打仗。</P>

你们完全可以跟宋国谈和。</P>

然后让他们支援你们一定的钱粮,甚至军队人口;大力向西拓展。</P>

一口一口地吃肥自己。</P>

而不是反反复复地跟宋国你来我往地相互报复。</P>

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P>

他们随便拔根毛,就可以一直给你们耗。</P>

但是你们就那点国力。</P>

一直这样反复死磕,陷在战争泥潭中,你们根本没法成长和进步。</P>

有那么多钱粮,军队和时间,去西边和北边拓地;可能早就已经打到这块大路西边的尽头去了。”</P>

“确实是我等短视了!”</P>

李察哥完全认同道,“我等太痴迷于眼前利益,有些时候又尝试着跟宋国改善关系;但是双方的仇恨和积怨太深,彼此都不敢真信任对方。</P>

我们对宋国妥协多一点,他们就想灭掉我们。</P>

有几次都差点被他们灭国。</P>

很多时候我们又能取得对宋国的战争,获得很多战利品。</P>

以至于我们有些时候也有点飘,不去想跟宋国的和平共处;总觉得宋国可以作为我们持续抢劫的狩猎场。”</P>

“这是和谈操作技术问题。</P>

以前你们对宋国妥协的时候,宋国朝廷就想通过一些阴谋手段和你们的内部矛盾来分化瓦解和最终吞并你们。</P>

然后激起你们的仇恨和反叛。</P>

双方就一直这样死磕。</P>

双方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和平共处方式。</P>

实际上辽人和金人,是值得学习的。</P>

他们都是一边发展实力,一边跟宋国和谈;从宋国那里获取实惠。</P>

你看他们打仗,都不会被情绪和仇恨左右。</P>

都是以获取利益和平衡战略为主。</P>

辽国跟宋国和平之后,就一路向北向西拓展,捡着那些软柿子捏。</P>

金国南下,更是边打边谈。</P>

从来不情绪化。</P>

你们西夏则刚好相反,没有大的格局和战略;总是被眼前利益和情绪左右。</P>

以至于最后始终不能走到最好的道路上去。</P>

原本西夏就是汉土。</P>

你们对宋称臣,做一个番国,都没问题。</P>

历史上也不是没做过。</P>

但是你们想要独立发展。</P>

也得保护好自己的军事力量,那样才能确保跟宋国的和平共处关系。</P>

不能一和谈,就完全相信对方,撤了自己的军队。</P>

也不能因为一打起来,就情绪化。</P>

关键是要用实力来谈判。</P>

和平只是战争的延伸,你有足够的实力,就可以跟大国和平共处。</P>

没有实力就只能依附或者是被兼并。</P>

以你们西夏的军事力量,能扛住宋国的多次进攻;保持相对的独立是没问题的。</P>

所以跟宋国的和平共处是可以谈判的。</P>

然后就可以腾出力量来,专心向西发展,捡软柿子捏。</P>

逐步强大起来,哪天你反客为主,宗主国听番国的,都没有问题。</P>

就像一家人一样,突然有一个儿女就特别厉害;那长辈听晚辈的,也是正常的。</P>

不是什么东西都是一成不变的。”</P>

“感谢李娘子金石之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