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底下摊上这样一群将官,赵桓被请去东北住七星级皇家专用茅屋——“不冤”!</P>
李潇楠作为现代行武之人,对历史上的名将,自然是了然于心。</P>
刚刚她那样说。</P>
就是希望能改变李彦仙最大的弱点——动不动就抱死志。</P>
她觉得,李彦仙应该向张浚学习:</P>
几十万大军打没了不重要,先保住小命——活着,就有一万种可能。</P>
张浚一败再败赵构的家底。</P>
赵构都已经气得发毒誓:</P>
“亡国亦不复用此人!”</P>
(宋朝的人性,已经接近现代化;不是明目张胆的作乱,故意乱整;相对比较正常的错误,都不会领死。</P>
这在历史上,是绝对领先的。</P>
岳飞是个例外,他确实威胁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且最终依然能被平反……)</P>
但人家命长,等赵构的养子继位——第一个重用的,就又是人家老张。</P>
只可惜,这个老张,实在不是打仗的料。</P>
又把新皇帝的北伐好牌打烂,才彻底被雪藏。</P>
不过此张浚活那么长时间,交那么多学费,见识那么多;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P>
此张浚没有彼张俊那么邪气。</P>
此张浚虽然败家不输李刚,但格局和境界;总体上,要高很多。</P>
他反对重用秦桧。</P>
提拔重用的一些人才,包括吴玠和刘琦等人。</P>
都是能以几千残兵败将对敌主力实现战场逆转的神将。</P>
相比李刚纯粹把军队打废,听不得意见,排除异己;最后一个人才都没给北宋留下。</P>
这个老张,是着实给南宋留下了一些将星苗子。</P>
如果当时李彦仙听这个老张的——放弃陕州,后面发挥更多余热。</P>
那此老张的军事天分,差不多就已经有机会跟在刘邦屁股后面——不善将兵,不善打仗;但善将将。</P>
李彦仙打仗,平时都是把死亡挂在嘴边;以敢死为光荣与自豪。</P>
一个美丽无比又英武不凡的女子突然出现在他和部属面前,告诉他们“别动不动就只会想到死;而是应该想着先好好活着,活着才能创造更多可能”。</P>
一些泪点浅的。</P>
包括李夔,不自觉已是热泪盈眶。</P>
对他们这些西北粗汉来说。</P>
从小到大。</P>
妈妈都没对他们说过这么温柔有爱又无比有远见的话!</P>
“能活着固然好。”</P>
李彦仙也是颇为动容地道,“但是,我等普通人,值此乱世,要活着哪有那么容易?</P>
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时。</P>
我等也只能选择舍身就义。</P>
只要能死得其所,我等亦知足矣。”</P>
“错。此乃匹夫之见!”</P>
李师师坚决否定,“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P>
打仗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和保存自身有生力量为主。</P>
祖国大好河山和无数城池,都是用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场。</P>
不管是山河还是城池。</P>
都是若有利,就可以继续用来多消灭一些敌人。</P>
若不利,便提前转移伤员,亲人和百姓。</P>
把包袱和损失降到最小。</P>
确保可以跟敌人进退自如地战斗。”</P>
“感谢菩萨姐姐金玉良言!”</P>
李夔(kui)直接下跪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