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士气高涨(1 / 2)

天唐锦绣房俊 公子许 1428 字 5个月前

舆图之上,用各色线条、字迹,标注了每一处城池、山脉、河流,令人犹若自天空俯瞰一般将广袤的辽东大地尽收眼底。</P>

之后,崔敦礼又从书箱中拿出一些小幅的舆图,一一展开,便是高句丽各地的详细舆图,一个区域,一座城池,甚至一条山谷、一个村寨、一条道路……详尽无遗。</P>

末了,崔敦礼指着舆图上由东北直至辽河入海口的数处红点练成的一道虚线,解释道:“贞观二年,卫国公破突厥颉利可汗,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贞观五年,陛下曾诏遣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前往高句丽境内收殓隋时战亡将士骸骨,捣毁数处高句丽所设京观。高建武惊惧不已,召集群臣商议之后,决定举筑长城,抵御大唐有可能之进攻。东北自扶余城起,西南至辽河入海口海,共一千馀里,由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监工负责。渊盖苏文觉得以高句丽之国力,想要建成这样一条长城抵御大唐之进攻,需要耗费至少三十年之久,便突发奇想,先行在各处地势紧要之关隘修筑山城,于是在扶余、新城、玄冤、辽东、沙卑、盖牟、安市、建安诸城各自修筑山城堡垒,成南北一线排列,战时相互依托、互相支援。然后待国力有余,再于各山城之间修筑城墙逐一连接……”</P>

说到此处,颇有些遗憾道:“只可惜高句丽对于各处山城尽皆采取军事托管,由军队驻扎,无一平民,出入亦要受到严格盘查,我们的细作无法潜入,故而只能知晓各处山城之位置,却不能知晓其中之底细。大军作战之时,应当小心戒备,仔细谋算。”</P>

众人听得入神。</P>

即便是李二陛下早已立志于覆灭高句丽,立下千古未有之功勋,可所有对于高句丽的了解,依旧只限于文献资料,以及辽东大军不断的在前线所收集之线索,何曾有过这般详细?</P>

可见兵部在房俊率领之下,的的确确是下了大功夫。</P>

这两年兵部的开支一直处于六部之首,甚至就连更多承担了关中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的工部都要甘拜下风,御史台多次弹劾兵部浪费财赋,朝中上下也多有诟病,予以指责。</P>

房俊一概不理。</P>

大家都以为这是李二陛下宠信房俊,所以对其大力支持意在做出功劳,却不想人家所谋划之事业,早已经出乎所有人之预料。</P>

可以想见,这般详尽之高句丽舆图,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够达到这等规模,就算是兵部的靡费再多一倍,也无可指摘。</P>

李二陛下赞赏的颔首,欣慰道:“兵部之大功,朕记在心中,必有赏赐。另外,这些舆图尽快复制一份,送交到辽东军前,也好让薛万彻对于辽东之地势地形心中有数,能够更好的制定突袭战略。”</P>

崔敦礼恭声道:“启禀陛下,此事兵部已在进行当中,三五日之后,便会有三份复制的舆图完成,一份交予军机处,一份留在兵部,一份送往辽东军前,而这一份便由陛下带在身边,随时随地了解辽东之形势,指挥大军攻城拔寨,无往而不胜!”</P>

“好!好!好!”</P>

李二陛下龙颜大悦,兵部不仅任务完成的漂亮,更是将功夫坐在事前,若是朝中上下尽皆如此,自己能省多少心?</P>

东征大业,何愁不成?</P>

对房俊的不快也烟消云散,满意的不得了。</P>

这厮不仅自己精明强干、办事妥帖,更有识人之明、用人之能,崔敦礼之前在兵部不显山不露水,虽然年纪轻轻便占据了兵部侍郎之位,但更多还是因为其家族在背后的推动,然而自房俊去兵部上任之后,便陡然焕发光彩,诸般事物处置得井井有条。</P>

如今在兵部,房俊是名义上的尚书,把持一切,但是办事的更多还是崔敦礼在做。</P>

李二陛下并不认为这有何不妥,一个人就算再是精力充沛,又能办多少事?身为一个上位者,最重要的能力便是能不能用人、会不会用人,这一点,房俊无论是在兵部亦或是水师,都做得非常好,不仅自己的政绩斐然,更为帝国发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P>

只不过房俊越是这般优秀,晋王在兵部的日子就越是不好过,上上下下皆以房俊马首是瞻,这些官员们才不会管你晋王是不是皇子亲王,仕途命运没有掌握在你的手中,自然不会言听计从,去跟房俊这样的人作对……</P>

人生,或许永远这般充满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P>

心底感慨一番,李二陛下振作精神,神态豪迈道:“帝国上下,万众一心,朕与众位爱卿矢志不渝、排除万难,三月初三,誓师出征!待到平定辽东,班师回朝之日,再与诸位共饮庆功酒,诏告天地,壮吾大唐!”</P>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