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章 古物陈列所(2 / 2)

李谕说:“研究古典哲学,似乎佛经远远不够。”

“我明白,”鲁迅说,“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永不会复活。”

李谕说:“现在康南海先生还在谋划着孔教呢。”

鲁迅嗤之以鼻:“作秀而已。对我而言,佛经只当作人类思想发展的史料看,借以研究其人生观罢了。”

李谕笑道:“别人读佛经,容易趋于消极,而你却能超然于外。”

鲁迅说:“那当然,毕竟我信仰的也是科学,而非宗教。”

来到故宫后,李谕看到人不多。此后一段时间人也不会多,因为古物陈列所的门票价格订得非常高,在三大殿全部开放后,想要买能逛全三大殿的联票,需要两块多大洋。

洋人则需要3美元多。

这个价格远超颐和园的门票价格,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

进入故宫后,李谕见到了朱启钤以及德国设计师罗克格。

就是这个德国人的建筑公司设计了武英殿的改造工程,将武英殿、敬思殿改建为陈列室,并建过廊将两殿连接成工字形。(此后文华殿的改造是两家国内公司。)

罗克格递上一张名片:“尊敬的李谕先生,将来如果您需要进行建筑设计,可以随时与我联系,我尤其擅长中西合璧的设计模式。”

在梁思成之前,国内成名的建筑师相当少,基本是外籍设计师为主,而像罗克格一样想着融会中国元素的并不多。

所以罗克格受到了上流社会的高度认可,他本人又善于交际,与隆裕太后、摄政王载沣、袁世凯、曹汝霖、张作霖等人都有密切的业务往来。

隆裕太后曾经还找他搞了储秀宫的提升设计项目。

当然他最出名的还是正阳门改造工程,毕竟北京的火车站就在正阳门外。

李谕收好名片:“如果我有相关的内装设计需求,一定会找阁下。”

罗克格高兴道:“能为两获诺贝尔奖的院士先生效劳是本人的荣幸,只可惜过段时间我可能会应征前往青岛。”

李谕问:“青岛?”

罗克格说:“是的,日本人对德国宣战了,报纸上都在议论青岛的安危。”

一个月以前,《申报》等报纸便察觉到中国会卷入战争,发表社评,劝诫民国政府不要忽视世界大战的影响。

德国人也预估到了日本会对自己下手,虽然德国像沙俄运营旅顺一样搞了严密的防御火力,但主力终归都调走了,整个青岛只有不到四千德军,其中一千多还是预备役,无力抵抗。

所以德国一开始就想直接找袁世凯谈判,归还胶州湾,送个顺水人情,说不定还能让中国站在自己这边。

不过消息却不慎泄露,——谁叫日本在中国有那么多间谍。于是乎日本疯狂施压,迫使北洋政府在青岛问题上保持中立,自己则开始调动大军。

“爱兵如子”乃木希典死后,日军不再像当年进攻旅顺一样只知道“猪突”猛攻,先进行火力覆盖,再慢慢推进。

青岛战役中,德军本来就不多,又得不到补给,仅仅进行了勉强抵抗,就寡不敌众而败。

设计师罗克格在战后被俘,几年后才被放出来。

但一战后,日本其实也没有占据太久青岛。

青岛被占是“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这件事对中国的影响就不用多说了。

经过外交努力,三年后的1922年,日本迫于压力归还了青岛。

实话说北洋政府在领土主权方面做的很多努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朱启钤随后带着李谕、鲁迅等人进入了武英殿参观。

古物陈列所最初只开放了武英殿;文华殿以及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这三大殿并没有同时开放,热点着实不太够。

陈列的物品基本都是那些承德避暑山庄的古物,与紫禁城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

鲁迅只转了一圈,就觉得索然无味:“简直就像一个古董店而已。”

朱启钤说:“等前朝三大殿以及文华殿全部整修好,一定会大为改观。”

仅仅一个武英殿确实没什么逛头,吕碧城也略感失望地小声说:“进来就是想看看三大殿的,结果只看到了偏殿。”

朱启钤说:“要是选在文华殿,可能夫人会更加失望。”

吕碧城问道:“文华武英,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不是一样吗?”

朱启钤说:“单就建筑设计而言,武英殿级别要高一点。等以后开放了,你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吕碧城立马问:“什么时候开放?”

朱启钤只好说:“要等下一步资金到位。”

李谕笑道:“不用着急,用不了多久,整个故宫都可以看。”

朱启钤讶道:“故宫?这个词用得倒是好。”

李谕说漏了嘴,直到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才正式有了这个名字。

好在朱启钤并没有在意。

吕碧城问:“能看到慈禧还有过往皇帝居住过的所有宫殿?”

李谕说:“问题不大,御花园都能逛一逛。”

吕碧城正色道:“朱部长,你们的动作可要快一点了。”

朱启钤尴尬道:“尽量,尽量!”

他可不知道宣统皇帝什么时候会搬出去。

按照清室优待条例,紫禁城只是宣统皇帝的过渡住所,将来要搬到颐和园。

不过紫禁城里好东西太多,清室舍不得搬走,于是借口说颐和园围墙太矮,不安全。

袁世凯也不惯着,直接派人去加高围墙。

清室一看你玩真的,只好先同意让出了前朝三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