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季舒摇了摇头。
"不管怎样,郑仲礼都不能再在京几统军了。眼下京几大都督府已无统军带兵的都督,崔常侍可有合适的人选举荐?"莫小丰有意绕过如何处置郑仲礼这一敏感问题,转而问道。
崔季舒犹豫了一下,提醒他道:“丞相率军离京前,不是已经答应了陛下,要调长孙将军回京统军吗?"
莫小丰"嗯"了一声,未置可否。待来到门下省值房坐下,才征询崔季舒的意见道:“我在返京途中接到前方军报,西军已经撤离了龙门渡口,目前率军驻守龙门的两员将佐,任胄和斛律显,常侍觉得哪一位比较适合调任京几都督府都督一职?"
他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崔季舒再不表明态度便不合适了,沉吟着说道:“按说任胄在邺都统过军,对这里的将士较为熟悉,调他回京比较稳妥。可是。。。"
"崔常侍是担心任胄先前是被我调离邺都的,如再调他回来统军,恐有人指摘我用人失当?"莫小丰接过话茬,笑着问道。
"不不不,下官是以为斛律显虽然年轻,但他系斛律老将军之次子,其兄斛律晃又曾是丞相的亲卫都督,如调他回邺都统军,更可靠些。"崔季舒连忙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把两位将军都调回来统军!"莫小丰顺势说道。
二人正说话间,崔昂,杨遵两人陆续到了。莫小丰遂命军士在值房外守着,对三位留守邺都的大臣说道:"适才我入宫求见,方知龙体抱恙。请几位前来,是为议一议如何确保京几安宁,更好地配合丞相尽早平定叛乱。"说着,目光望向崔昂,杨遵。
崔昂首先说道:"自从定国寺再次发生命案,寺中住持僧贤被杀,邺都坊间各种传言不断,其中流传最广,也是最为蛊惑人心的传言便是无常来寻僧贤复仇而杀死了他。”
他说到这里,瞟了一眼杨遵,拱手建言道:"下官以为,决不能任由这种流言继续在坊间传散,鉴于短期内或许无法追查出杀人凶手的实际情况,可否请沙门统出面,依佛门规矩,尽快为僧贤举行超度典仪,以正视听。"
莫小丰心里明白崔昂所说的短期内追查不出杀人凶手暗指的是什么意思,转头征询杨遵的意见道:"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杨遵微微摇着头,说道:"昨日我已就为僧贤举行超度典仪的事托会安大师向法上大统询问过意见,大统担心目下关于无常复仇索命的传言已然在坊间流散开来,单凭由沙门统出面,举行一场丧仪恐不足以塞众人之口。。。”
"那,法上大统有没有提出更为有效的办法来平息传言呢?"莫小丰追问道。
杨遵迟疑了一下,说道:"大统认为,平息传言的最好办法还是将杀人凶手缉拿归案,明正典刑。"
杨遵作为联名给自己写信禀报事由的三人之一,理应猜料得到杀害僧贤的"无常"就是皇帝源斐,却为何还要当着崔氏叔侄的面儿转述法上大统要求捉拿凶手的话呢?
莫小丰狐疑地盯着杨遵,回想起他一回到邺都,卫祥就来向他报告缉捕及审讯严选之时提到过的,杨遵请会安大师派人协助城安司从郑仲礼府中捉走严选之的事,略一思忖,试探地对杨遵说道:"大统所说虽是,但方才崔中尉不是已经说了嘛,短期内恐怕难以捉拿到凶手。先生,您看咱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倘若能查出僧贤是别国派来刺探我朝机密的谍候,是否也能迅速平息坊间传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