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不商求援(1 / 2)

小德子想了想,问道:"您是要查证唆使此八人纵火的是不是同一人?"

莫小丰听到"同一个人"这几个字,心念一闪,微微点了点头。

"从几份卷宗记载的情形看,这八个人似乎和天圣夫人扯不上什么关系,而且其中有两人还和西朝有仇。。。"小德子喃喃自语着,忽然说道,"可否派人去查一查,这八个人和晋阳宫天圣夫人原来身边的人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莫小丰拍案叫道:"传命陈录事,要他多派些人手,立即去查!"

小德子领命前脚刚走,又有军士来禀报:"柔然使节派人前来求见。"

莫小丰料想多半是土诃听说了三座大仓走水的事,派人催要粮晌来了,遂向军士吩咐道:"你去告诉来人,待约定期限届满,我朝定会如数交付粮饷的,请他们放心。"

虽然凭借三座大仓中现存的囤粮,尚可确保按期向柔然交付粮饷,可是,一想起五十多万石粮饷在大火中生生化为了灰烬,莫小丰便切齿痛恨起了吕方简。

即便暂时尚未获得是吕方简指使人纵火的有力证据,可在莫小丰心中,仍旧把吕方简列作了头号怀疑的对象,暗暗发誓:一定要捉住此獠,将他明证典刑。

此刻,他的头脑中再次闪过小德子提到的"同一个人"这几个字,心想:据苏祥六供述,他是在赶赴洛阳途中接到吕方简的指令,改道前来晋阳的,并且潜入霸府劫持自己,以及杀天圣夫人灭口等都系他一人所为,这是否表明吕方简在晋阳并无其它的人手可用,才临时征调苏祥六北上助力呢?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莫小丰翻开案上的卷宗,观看着附在卷宗之后的三座大仓的舆图,思忖着会不会是吕方简亲自分赴三座大仓,向在那里的同伙下达的纵火指令。

根据此前调查发现,有纵火嫌疑的八人在粮仓走水前的一两天内均未离开过驻地。这一点印证了他的这一猜想。

接着,他开始测算三座粮仓之间的距离,比对三座粮仓走水的具体时间,竟然发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依照各座粮仓报告的情况,相距最远的晋源仓和城东的大仓几乎是同时发现走水的,而城南的平阳仓稍后一个多时辰才起的火。

依据这一发现,莫小丰作大胆猜测:吕方简很可能是先向驻守在晋源仓的同伙下达按约定时辰纵火的指令,尔后分别赶赴城东,城南向其同伙下达的指令。如按照三座大仓之间的距离估算,吕方简先是从城西骑马赶赴城东,再从城东赶赴城南,最后返回城西前来赴薛南笙的约,统共只需大半天的时间,完全做得到。

受到这一意外发现的鼓舞,莫小丰用力按了按两边的太阳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头再去翻看城南平阳仓的卷宗,想要搞清楚潜藏在平阳仓的两人为何会晚了一个多时辰才放的火,结果惊喜地发现:很可能因为就在两人放火之前的一个多时辰,平阳仓突然接到了霸府下达的指令:立即向龙门渡口调运一批粮饷。这两人的身份都是仓吏,多半被上司指派去调粮了。

困惑一旦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莫小丰回头重新捋了一遍思路,不禁摇头苦笑了起来:看来自己方才的猜测都是错的,平阳仓分明是和其它两座粮仓接到同时纵火的指令,也就说明吕方简可能不是亲自分赴三座粮仓下达的指令。

他疲惫地伸了个懒腰,几乎在一刹那间,脑子里又冒出了个念头:根据目前确知的吕方简的活动轨迹,大都是在城西一带,能否据此判断他对晋阳城西一带特别熟悉呢?

莫小丰预感到他就要捕捉到吕方简的影子了,疲倦的大脑开始兴奋起来:吕方简在五老峰上只肯说出释放薛昭的时间,而不约定接人的具体地点,是否也暗示了他将薛昭藏在了城西某个隐秘所在?

“来人。"他大声呼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