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丰对陈长猷说道:"前两件事我来回答,这第三件事嘛,就由陈先生向崔常侍禀报吧。"
见陈长猷点头答应了,他冲崔季舒拱手说道:"昨晚我和斛律休将军,还有陈先生三人会商判断:西军此次进攻龙门渡口,其用意可能并不在夺占要冲,而是欲声东击西,掩护侯鉴在南道起兵发动叛乱。"
"哦?何以见得呢?"
"首先,西军若为夺地而来,势必传命汾阳守军出动,对龙门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则更利于其尽快夺占龙门这一要冲之地。但是,敌我两军在龙门激战了多日,汾阳守军仍未见有任何出动的迹象。这就表明,西军或许并非为夺地而来。"
"唔,有些道理。"崔季舒微微点头道。
“再者,据前日高季式之子高兆供称,司空府长史唐双举曾于旬月前向他打探过霸府内守卫等情形,有可能是唐双举指使人潜入霸府刺杀了杜辅玄和石董懂二人。如果此事属实,则说明侯鉴近期必反,并不排除其与西朝相互勾连,互相配合的可能性。"
崔季舒皱眉问道:"高兆怎么会举告唐双举呢?"
莫小丰不得已,只好告诉了崔季舒自己被钱辛所劫持,高季式手下的差役在刺史衙署后的凶屋里救了他一事。
崔季舒听后大惊失色道:"这晋阳城中怎么如此凶险?刺客进出霸府竟犹如出入无人之境?"
陈长猷叹道:"自从丞相在汾阳城下中箭,被迫撤军以来,我军士气十分低落,加之晋阳系霸府驻地,难免会有敌国安插的谍候暗中窥伺,令我防不胜防。”
莫小丰纠正他道:“最可怕的是内外勾结。关于晋阳城内的情形待会儿再说吧。接下来我再说说柔然方面的动向:就在今天,柔然可汗派使节前来吊唁父王,并限期一月,要我朝向云中输送三十万石粮草。经与陈先生商议,考虑先拖延些时日,若其逼迫太甚,则不妨采取相关措置给柔然制造点儿麻烦,令其不得不求助于我朝,从而达到使其不再向我朝强索贡奉的目的。不知崔常侍以为妥否?"
崔季舒并没有追问莫小丰要采取的是什么措置,而是说道:"据最近得到的线报,柔然在和突厥的交战中接连失利,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此时,柔然还要向我朝索要大批粮草,显然是虚张声势。我觉得,可以挫一挫他们的骄人气势。"
崔季舒既然赞成要挫一挫柔然的气势,莫小丰也就没有细说他的打算,转向陈长猷说道:"陈先生,你来向崔常侍介绍一下晋阳城内的情形吧。"
由于方才得到莫小丰"内外勾结"四字的提醒,陈长猷开口便说道:"目前掌握的内部隐患主要在两处:一是根据校事侦伺得的情况,劫持渤海公的钱辛曾潜入晋阳宫外的营地密会其兄苏祥五,现已查明,这个钱辛即是多年前失踪的军士苏祥六,他假冒已阵亡将佐钱辛的身份潜伏邺都,基本可以确定系西朝谍候。"
出乎意料的是,崔季舒并没追问什么,端起茶碗啜了口茶,示意陈长猷接着说。
"二是关于在晋阳的司空府长史唐双举,目前,渤海公已安排人密切监视他所在的馆驿,并开始着手排查和他曾有过接触的人,准备一俟获得确凿的证据,即将唐双举缉拿到案。"
崔季舒瞥了莫小丰一眼,问道:"渤海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莫小丰原本想提一提天圣夫人的事的,但因之前听崔季舒所传诏书中有"准于晋阳治丧百日"的话,遂改变主意,拱手说道:"如有不到之处,请崔常侍指示。"
崔季舒径直对陈长猷说道:"你漏掉了最重要的一个人:天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