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了画工依照麻吉的描述绘制苏祥六的肖像后,陈长猷回到静室时,却看到老将军斛律休已坐在了屋内,正向莫小丰禀报前方的战事。
莫小丰摆摆手,示意他在一旁坐下,继续聆听着斛律休的述说。
"龙门渡口本是易攻难守之地,可时至今日,西军十数万大军轮番猛攻,仍未能完全攻占龙门,依老夫看来,一则是有赖于我前方将士不惧死伤,齐心协力,顽强固守,二则考虑到汾阳守军仍未见有出动的迹象,不排除西军有佯攻龙门,以吸引我注意力这一可能。"
莫小丰皱着眉头问道:"如老将军所言,假如西军真的是为了吸引我方注意力,而佯攻龙门的话,那么,他们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洛阳。"斛律休清晰地吐出了两个字。
陈长猷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将军是说,西军佯攻龙门,是为了掩护侯鉴在洛阳举兵,发动叛乱?"
斛律休手捻胡须,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莫小丰不动声色地问道:"依老将军之见,如今该如何应对?"
斛律休朗声答道:"太原公可传命段云所部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应对不测之情形,同时,派飞骑驰报邺都,请大将军早为预备。"
莫小丰望了一眼陈长猷,冲斛律休拱手说道:"不瞒老将军,由于天圣夫人坚持要在晋阳为父王举办百日丧仪,我和陈先生商议,唯恐朝中生变,所以决定采取行动,逼迫侯鉴起兵叛乱。不知老将军以为当否?"
斛律休耸然动容道:"敢问二位,要采取的是什么行动啊?"
陈长猷抢先答道:“下官命霸府记室魏伯起前去洛阳,欲借商请侯司空借粮于潞州段云部而引致其猜疑,进而达成促其举兵叛乱的目的。此刻,魏伯起已在赴洛阳途中了。"
莫小丰说道:"此事与陈先生无干,是我的主张。"
斛律休看看莫小丰,又望望陈长猷,蹙眉思索片刻,说道:"好在事已至此,促不促的倒也没什么了。只是,大将军那边不知准备得怎么样了?是否还需派人去通禀一声?"
莫小丰点头道:"待会儿我就派六百里加急赶回邺都报信。"
斛律休又道:"既然咱们不谋而合,都料定侯鉴必反,那么,不如把北边的这出戏做得更充分些:太原公,明日老夫即亲率兵马强攻汾阳城,如何?"
莫小丰一怔之后,随即省悟道:"咱们摆出一副要攻占汾阳的架势,正可使西军以为我方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汾晋一线,中了其声东击西的设计,说不准就会要侯鉴尽快起兵。老将军,此计甚妙!"
陈长猷却小心提醒道:"可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侯鉴和西朝之间相互勾连啊!"
斛律休见莫小丰面现犹豫,当即反驳陈长猷道:"陈先生所说虽然属实,可你却忘记了一点:早在一个多月前,太原公就派人来向当时尚在晋阳的大将军禀报:侯鉴隐匿部曲多达七八万之众,且有虚报军饷,私自练兵等诸种不轨之举。大将军正是因为得知了这一情况,才决定返回邺都,亲自调集各路兵马,抓紧备战的。侯鉴反迹已显,至于其是否与西朝相互勾连,依其面临的形势来说,老夫认为这是必然会有的事。至于是否掌握相关的证据,大可不必因小失大,拘泥于细节而错过了平叛制胜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