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遇劫(1 / 2)

莫小丰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问孙修道:"孙主簿以为可行否?"

孙修皱了皱眉头,为难地说道:"郡城内房屋有限,恐怕难以安置这许多人口啊!"随即又向毛宣杰解释道:"往岁每遇柔然犯境,大多采取人不离宅,藏粮于外的应对策略,虽不免有些许损失,大体也还可承受。"

毛宣杰冷笑道:"据某所知,前岁柔然犯境,死于其手的赵郡百姓有26人,伤者在百人之上,去岁,亡于柔然犯境的人数更是多达83人,被掳去的钱粮等物无算。这难道就是孙主簿所说的可以承受之损失吗?"

孙修脸色涨得通红,起身施礼道:"皆因驻郡兵力寡弱,难以阻挡柔然侵境,故而有些人物折损,事后郡衙已对伤亡民户给予了抚恤。。。"

莫小丰插口问毛宣杰道:"毛郡守为何对此这般了解?"

"回禀太原公,宣杰本是冀州人氏,自从两年前幽冀二州已沦为两治之地,下官无一日不在企盼朝廷从北狄手中收复失地,以使父老乡亲免遭柔然蹂躏,平日里自然对北境诸州郡的情形格外留意。"

"怪不得杨先生举荐你来出任赵郡郡守,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呀!"莫小丰省悟道,"可是,仅仅将百姓迁入郡城安置,就能避免损失吗?"

毛宣杰拱手答道:"事急从权,就眼下的形势而言,唯有尽可能多地将百姓迁入郡城,才可避免有人因承受不住严刑拷打,向柔然人供出藏粮所在,致使大量财物被其掳走。柔然多以小股游骑驰骋犯境,长于野战,不利于攻城,我方兵力虽不足,但凭城固守,柔然也奈何不得。"

莫小丰半信半疑地望望孙修,见他没有提出异议,遂起身说道:"那就先试上一试吧。具体事宜两位商量着办,务必要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钱粮损失。"

毛宣杰随着起身,却说道:"如果迁民入城之法确能防范柔然犯境掳掠,下官斗胆想恳请太原公奏报朝廷允准,自明春起,在北境诸州郡筑城储粮,以备边患。"

莫小丰含混应道:"且看你此次能减少多少人财损失,以后再说吧。"

孙修挽留莫小丰道:"今日天色已晚,太原公还是在城中歇息一晚,明日再走吧。"

"今夜这城里就要安置乡民,乱哄哄的,歇也歇不安稳,不如早去。"莫小丰笑着回绝道。

一行人来到衙外,恰巧遇见单四看马回来。莫小丰便问:"怎么样?"

"回禀大都督,那匹马的马掌已被人卸去了,显然是匹官马,只可惜看不出是哪里的。"

莫小丰眼珠转了转,吩咐道:"单四你明日便回邺都去吧。追查凶手的事交给毛郡守,孙主簿来办。"又回身叮嘱毛,孙二人道:"看来杀害冯郡守的凶手是个外来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迁民入城,防范柔然犯境,查案的事暂且缓缓吧。"

诸人领命,目送莫小丰一行骑马走远,方各自散去。

莫小丰等人离开郡城时已近定更时分。之前他因听封瞻提及叶寻连胜三场,现已争得了擂主的有利位置,遂急于返回李鱼川去看个究竟。怎奈为等待毛宣杰,竟在郡城空耗了半日,直到天黑才得以脱身,自然是扬鞭策马,加紧赶路。

他的随从当中,只有封瞻,单五两人骑马,眼见莫小丰如此,只得传命其余众人尽力在后跟随,二人一左一右护持着莫小丰如风驰电掣般冲在前面,不一会儿便将大队人马远远抛在了身后。

赵郡郡城距李鱼川虽有百余里的距离,好在一路上都是平坦的官道,且因是夜行,沿途绝少遇见行人,三匹马撒开四蹄,尽情狂奔,终于在接近子时的时候赶到了距李鱼川仅有一箭之地的地界。

依稀望见玉柱峰就在前方不远处了,莫小丰放缓了缰绳,让胯下的战马慢下脚步,回头正要和封瞻商量着今晚就在川外的"川来川往"打个尖,待明日天亮再进川,却不防一阵冷风突然袭来,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觉着身子离开了马背,像是被人挟在腋下,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不知向何处迅速地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