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川来川往(1 / 2)

莹心骑着青驴先走了。莫小丰见冯可范犹望着莹心的背影有些出神,便问:"怎么,冯郡守认得她?"

"不认得,不认得。恕下官冒昧,敢问太原公,这位小娘子是何许人也啊?"冯可范一面摇头否认着,一面又向他询问道。

"她是李嫔娘娘身边的一名侍女,名叫莹心。"

冯可范忍不住又朝前方望一眼,嘟囔了句"原来是娘娘身边的人,我说瞅着怎么有几分眼熟呢?"这才循着方才的话题继续说道:"至于李公的另一项功业,自然就是率领族人筚路篮缕,于荒山野岭之中开辟出了百里沃野的李鱼川。自从李鱼川这块世外桃源开辟以来,不仅使李氏合族老幼获得了安居乐业的立足之地,更带引周边诸郡的百姓纷纷辟荒垦田,开渠灌溉,可谓是功在当世,福泽子孙啊!"

莫小丰听他对李希宗率领族人开辟李鱼川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心中不禁产生了立马赶到李鱼川,一睹为快的冲动,同时也生出了一些困惑,问冯可范道:"李公既有如此功业,朝廷为何不请他出山,执掌邦国农耕水利事务?"

冯可范被问得一怔,旋即笑着说道:"李公虽未出山,您这不是来了嘛。"

李希宗尽管仍是布衣之身,而李氏早已通过联姻的方式和皇室,以及诸多权贵豪门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多朝并立的乱世,这也未尝不是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吧!

当日酉初时分,冯可范引着莫小丰一行人抵达了险峰下的一座邸店外。

有七八个身穿土色短褐的精壮汉子簇拥着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中年人早早地就迎候在了道旁。

离着老远,冯可范便认出了为首的这位中年人,转头对莫小丰说了声:"前面那个穿长衫的便是李嫔娘娘的兄长。"不待对方答话,就率先翻身下了马,笑嘻嘻地走上前,拱手寒暄道:"李兄久等了吧。这不,本官将贵客接到了。"

莫小丰见冯可范对青衫中年人如此客气,自也不便自矜,遂跟着上前冲他拱了拱手。

"郡守有劳了。这位就是太原公吧?小民李良器拜见了。"中年人躬身还礼道。

"李兄不必多礼。"莫小丰伸手扶起李良器,望着前方险峻的山峰,问道,"不知此地距李鱼川还有多远?"

李良器手指险峰,说道:"此峰名为玉柱峰,过了峰下的隘口便算进入李鱼川了。因川内正在举行'桃李盟会',人多眼杂,太原公可否暂在川外邸店安置?"

冯可范插言提醒李良器道:"邸店已经清场了吧?太原公在此歇马期间,最好不要接待别的客人。"

李良器点头称是,见莫小丰并无异议,遂侧身相让道:"店里已略备酒席为太原公接风洗尘,请到店内说话吧。"

玉柱峰外的这间邸店名唤"川来川往",尽管只有一进院子,占地却有五亩上下,院外左右两侧排列着长长一溜马槽,进得院来,两边各有九间厢房,每间厢房内铺的都是火炕,可供十多人住宿。"此刻各间厢房也备下了酒菜,供您的随员们享用。"李良器边向莫小丰介绍着,边引着他走向了对面的正房。

七间正房坐西朝东一字排开,十分地气派轩敞。居中的三间连通为一体,形制堪比邺都大将军府的议事堂,旁边各两间正房则是供有身份的客人居住。

莫小丰随李良器来至堂前,举目观瞧,见堂外门楣上方高悬的一方匾额上题的是"士之渊薮"四个大字,迈步走进堂内,赫然看到这邸店的厅堂建造得竟如此轩阔,不禁忖道:"厅堂修建的这般敞亮,可见这间邸店接待的客人一定不少,看来李希宗'当世孟尝'的名号决非虚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