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周公之后,再无周公(2 / 2)

"那是因为小老儿就在当场嘛。我家主人见祖郎中身边没有一个体己的人,便命小老儿随他下县了嘛。”封长庆老老实实答道。

“这个真娘姓什么?"

封长庆摇头表示不清楚。

这时,杨遵忽然插口说道:"长庆啊,你先下去吃点儿东西,顺便再去探望一下王大亮,待会儿再来回话吧。"

莫小丰以为杨遵又要去见皇帝,皱了皱眉头,冲封长庆挥挥手,命军士先带他下去了。

"太原公,应当立即派六百里加急将祖法古的这封信呈送晋阳霸府。"杨遵晃了晃手中的书信,建议道。

“唔。先生以为,祖法古在信中所提的两条对策可行否?"莫小丰略觉意外地问道。

"如果信中所言之事属实,以推行括户策为由逼使侯鉴交出私家武装,抑或将数万部曲登录造册,未尝不是一种办法。只是,须得由霸府调集兵马,做相应的部署方可实施。"杨遵思忖着说道,"另者,关于朝廷册任两名侍中一事,也宜同时报送霸府,暂缓下诏。”

莫小丰不悦道:"怎么,先生还要入宫劝驾吗?"

杨遵拱手答道:"杨某可以不去面圣,但请太原公知会中书,在得到霸府答复前,务必暂缓下诏,以免引起朝局动荡。"

莫小丰禁不住冷笑道:"先生言重了吧。我方才已经说过,这道册任诏书不过是给二人加了两个朝衔而已,并不涉及实际职掌的变动,早几日颁宣有何不妥?"

杨遵毅然答道:“一道册任诏书事小,陛下有违先帝立下的成式,亲政事大。务请太原公慎重行事。"

“陛下亲政?呵呵,先生难道不是乐见其成吗?"莫小丰索性把话挑明,盯着杨遵问道。

"太原公此话何意?"杨遵不避不闪,和他对视着,说道,"三年前,杨某应丞相之聘出仕之日,便向丞相表明了心迹:此生决不负丞相知遇之恩。大丈夫岂能言行相悖?"

见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莫小丰再没有别的选择,只得冷笑着问道:“恐怕在先生心中,首先要效忠的还是当今陛下吧?”

杨遵两眼直盯着他,过了片刻,忽然转而问道:"三年前,杨某自嵩山赴邺都应聘之日,曾当面问过丞相,愿做周公,还是曹操,司马懿?公子可知丞相是如何答复杨某的吗?”

莫小丰面沉似水,微微摇了摇头。

“丞相当时对某言道:曹操,司马懿虽不枉为一代人杰,然遭后世唾骂,我固不屑为之,然先生须知:周公之后,再无周公。公子能解得其意否?杨某今日言尽于此,告辞!"杨遵说罢,即转身扬长而去,把莫小丰孤零零撇在了咀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