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旧案新闻(2 / 2)

杨遵笃定地答道:"为了阻止朝廷推行括户策。司马道宗和侯鉴封邑之内都有上万隐户,一旦括户策实施,利益受损最大的便是他们,因此,他们才企图制造事端迟滞,乃至阻挠推行括户策。"

莫小丰听杨遵的言下之意,似乎有将孙迁之死也归结到司马道宗和侯鉴这二人身上的意图,不禁心念一闪,正欲开口说话,就听杨遵又道:"呵呵,侯鉴此次派王肃晋京,应当不止是为了弹劾杨某吧?"

"哦?那先生以为,王肃为何而来呀?"

杨遵沉吟着说道:"若是只为呈递一奏章,兼或受司马消难之托,探望其在京之家眷,遣一寻常吏员即可,何需王肃亲来?如今侯鉴既派了他幕中头号的心腹前来,多半是为打探朝中动静,甚至是向朝中安插眼线来的。。。"

"先生所料不差。圣上已命中书拟敕:册侯鉴和我为侍中,任王肃为司州长史兼邺县县令了。"莫小丰观察着杨遵的反应,淡淡说道。

杨遵脸色登时变得凝重了起来,沉声问道:"圣上何时下的诏命?"

"就在一个多时辰之前呀!"

"可曾事先征询过丞相及大将军的意见?"杨遵厉声又问。

"不曾吧。"

"下官要入宫恳请圣上收回成命,告辞!"杨遵说罢,转身就走。

莫小丰连忙迈步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不解地问道:"先生这是为何呀?"

“依本朝成式,凡册任宰辅及省台寺监首长,各大州刺史等,皆须由丞相择定人选后,奏请天子诏准。今陛下未经丞相报请便下诏委任侍中,实属不妥。杨某身居卿貮之位,自当尽力劝止。"杨遵郑重其事地答道。

"原来朝廷还有这样的规矩啊!可是,既然如此,崔季舒当时为什么没有阻止皇帝呢?"

莫小丰心里纳闷儿,口中依然劝道:"先生言重了吧。陛下说得明白,这不过是给侯司空和我加了个侍中的朝衔而已,并不牵涉实际的职掌。"

杨遵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要立即入宫见驾。

莫小丰无奈,只得板起面孔,呵斥道:"杨右丞,你要公然抗旨吗?"

杨遵丝毫不为所动,拱手凛然说道:“为朝廷大计考虑,杨某今日必须劝陛下收回成命!”

正当二人僵持不下之时,忽有军士来报:"府门外有一人自称受洛阳祖郎中差遣,来求见大都督。"

"传他进来!"莫小丰阴沉着脸吩咐道,趁势对杨遵说道,"祖法古此时派人来,多半是为了司马消难出奔一事,先生也一道听听来人说些什么吧。"

杨遵明知他这是借故留下自己,但一则他也想了解司马消难出奔洛阳的详细情况,二则看眼前的情势,莫小丰断不肯轻易放他离开,便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