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向好发展(2 / 2)

打了三天,尤智武忍不住了,“郑军师,这么打下去,得打到什么时候?而且咱们的包围圈明显有漏洞,大将军为何不许在此处驻兵,若是宛奇见势不妙跑了怎么办?”

“跑就跑了吧。”郑都不急不缓的说道,“没必要非得拼个两败俱伤。”

尤智武眼睛瞪得很大,怒气都快从中冒出来了,“那怎么行?这些贼寇来烧杀抢掠了一圈,咱们就这么放他们走了?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和百姓?”

郑都依然不急不躁,语气沉稳,“不然呢?拼个鱼死网破,让西境再如去年那般无兵可用、岌岌可危?

去年还有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守国门,若我们也殉国了,朝廷再从何处调兵?西戎、西夏等国面对如此不堪一击的防线,只怕要在中原举办一场盛大的狂欢了。”

尤智武哑了,去年西戎就动了分一杯羹的心思,若非蓝敏仪带着京城的援军及时赶到,成功阻止了敌军的攻势,宣朝真是想联姻求和都没有机会。

在蓝敏仪为了尽快收复失地而努力的时候,林启如愿以偿的得了个会元。

虽然有些人心里发酸,私下议论是林宇这个主考官偏袒长孙,但稍微明白点儿的人都知道,林宇不可能犯这个糊涂。

他的孙子只要能考中入仕,凭林家的根基,前程绝对错不了,实在没必要暗箱操作个第一的虚名,古往今来,封侯拜相的没几个是状元。

好在按宣朝科举的规矩,会试所有考中的试卷都会公布,一来证明科举考试公平公正,二来文章传天下,也可给天下的读书人指条明路。

试卷公布是在放榜当天的下午,每次都会引来万人围观,这次来的人就更多了,贡院前的路被挤了个水泄不通。

大家都想看看这林大公子究竟是何等文采,能让自家祖父丝毫不避嫌的给了个会元。

众人翘首以盼地盯着贡院门口,其紧张程度快赶上上午放榜了,好在试卷公布是直接张贴的,不必如放榜一般从后往前慢慢来。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了前三名的试卷上,看完后就沉默了,都说文无第一,但林启这篇文章就是比第二、第三优秀,不承认不行,除非蒙了眼睛、昧了良心。

其实也是因为这次的题目正好撞在了林启的优势上,题目是荣韶凌出的,诗、赋、经义三题都与边关战事、对外政策有关。

荣韶凌去年被满朝文武劝谏和亲一事刺激到了,誓要选一批有骨气、有血性的官员。

林启本来文采就不差,去年因为蓝敏仪更是好好研究了战事问题,还亲自去战场上看了两个月,那份感悟又岂是从未见过战场,只从书上看战争的文人能比的?

就是荣韶凌看到他的文章都暗暗叫好,虽然对他招惹蓝敏仪一事十分不满,但也不得不欣赏他的才华,以及少年文人的满腔热血和铮铮铁骨,只是不知这份血性又能坚持多少年?

少年人的心大多是单纯热血的,可一旦进了官场,开始了对名利的追逐,这份热血很快就会冷却、消耗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