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调阳先问了一句道。</P>
“陛下其实早已心存社稷苍生,还早就派了东厂官校查问物价,今日出宫更是提出增天下之财而利民生的看法。”</P>
张居正见张四维没来,也就直言笑道:“其实以当今天子的资质,亲政都可以了,仆当时听陛下都想到物价低可利官府屯粮备灾时,甚至都起了致仕回乡之意。”</P>
“陛下虽已可亲政,但不知底细的天下百官还是不能尽知陛下的。”</P>
“何况,叔大你目前还不能起致仕之心,新政如果没了你,由陛下担着,未必利于延续。毕竟陛下还未弱冠,不能使两宫太后放心。”</P>
吕调阳说完就把几本章奏递了过来:“看吧,弹劾你的章奏,非议章奏的新政已经到了。”</P>
张居正听后顿时面沉似水:“仆先拿回家去看,顺便去工部一趟。”</P>
吕调阳道:“好!”</P>
张居正也就拿着章奏离开内阁,往工部而来。</P>
张居正一到工部,就来了工部尚书郭朝宾的值房。</P>
郭朝宾很惊讶地道:“元辅为何会来此?”</P>
张居正便将朱翊钧曲辕犁和占城稻的出现使天下之粮大增的事说给了郭朝宾,但他没说是朱翊钧说的,而只说自己想到的。</P>
郭朝宾听后也沉思起来:“元辅这个思路真正算是另辟蹊径,但也算是事功务实之道。”</P>
郭朝宾说着就看向张居正,问道:“以元辅之意,是要工部也重视起百工之技的提升?”</P>
“没错,仆正是此意。”</P>
“本朝如今自开海后能尽取天下外邦之利,而使九州财富骤增,本就与本朝百工之技强于四邻有关。”</P>
“而据仆所知,本朝匠户受本朝制度限制与盘剥颇重,以致于逃亡者不少。所以,仆在想是否当尽废匠籍之制,使其自由,而去为自己增加收入,且也愿意提升技艺去赚更多钱,而不至于逃亡,不愿意再为工匠。”</P>
“这样一来,无疑利于我朝工匠技艺提升,工匠规模能够不因工匠收入微薄而减少。”</P>
“而朝廷需工匠时,自可官营所营之利和所赠田赋之得用银钱招募。”</P>
张居正说后就问着郭朝宾:“不知公以为如何?”</P>
郭朝宾顿时起身向张居正拱手行礼:“元辅公忠体国,更难得的是能想到匠户之难!”</P>
张居正微微一笑,他倒是不好说这是天子提醒了他,让他意识到当进一步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尤其是提高生产技术做一些改变。</P>
郭朝宾作为历史上为治河不惜亲自从京师跑去山东勘察数月的务实派,见张居正这个深受天子信任的首辅愿意废除匠户制度,以利技术发展,自然也非常赞成,便道:“只要恢复匠户如民籍百姓一般不用依附官府,则百工之技自然提升更快,只是将来官造营缮之费,要么天下百姓分担,要么天下官绅百姓分担。”</P>
“还可以由天下百姓官绅番国分担。”</P>
张居正言道。</P>
郭朝宾听后了然:“元辅的意思是进一步开海?”</P>
张居正点首。</P>
朱翊钧说大明因技术优势导致全球贸易中财富多流入大明的话明显是启发了张居正,让张居正开始打起进一步开海的主意,也开始把执政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全球上来。</P>
郭朝宾笑了起来:“是下官所思未及元辅深远,但无论怎么样,都比独累匠户妥当,不然军械会一直多为粗制滥造之物,虽省银钱但也不利于边防。”</P>
“正是这个道理。那就请公题本上奏。”</P>
张居正言道。</P>
郭朝宾拱手答应了下来。</P>
在与郭朝宾通气废弃匠籍制度后,张居正才回了自己的宅邸。</P>
“父亲!”</P>
张居正一回来,张敬修就迎了过来。</P>
张居正一见到张敬修就吩咐道:“把戚元敬送的那俩胡姬给他送回去!”</P>
张敬修颇为意外,但也还是答应了下来,问:“那孩儿该怎么给他说明缘由?”</P>
“还要怎么说,就说他已简在帝心,也总理蓟州了,该知道给他这一切的是天子,不是为父!”</P>
张居正说后就道:“张鲸不是冯保,这人明显什么都跟陛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