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懋学这时忙从旁劝告起来。</P>
高拱也双手扶额,点头道:“你说得没错,我怎么与他们见识起来,只是他们将我与严分宜、徐华亭并列,实在可气!老夫再不通人情,还是为国做了几件实事的。”</P>
说着,高拱也颇为好奇地道:“不过,这张江陵会起用海瑞,使百官惶恐,更用赵贞吉,令自己被掣肘,甚至其子竟未在这次大比中名列前茅,也的确令老夫也想不到,以老夫对他江陵的了解,此人虽也算是公忠体国之辈,但也不会克制权欲至此,最多也就比老夫稍微克制点,断不会如此大公无私。”</P>
余懋学笑道:“岂止是公没想到,下官也没想到,自己第一个冒死非议考成,弹劾元辅,结果陛下并未严惩下官,反而知道下官为何非议新政,还体谅下官这些清廉小官的难处。”</P>
“是陛下!应该是陛下!是陛下让他张江陵更加有古大臣之风!”</P>
高拱突然郑重地言道。</P>
随即,高拱又释然长叹道:“老夫当年输给江陵,不冤,不冤啊!”</P>
……</P>
朱翊钧这里也从张鲸这里得知了外面关于张敬修未参加科举后对张居正的评语,一时也就不由得微微一笑起来,心道:</P>
“这下子,海瑞对张居正的评语将来或许要改改,当不仅仅是工于谋国,也当是工于谋身了。”</P>
当然,朱翊钧知道张居正是人,不是圣人。</P>
虽然可能会因为知道自己这个皇帝不是普通孩童那么天真可欺,而克制自己的私欲,但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而且也的确好色与货的张居正,不可能真的会像圣人那么完美。</P>
何况,真的完全成了圣人也不一定能让人放心。</P>
故而,朱翊钧还是没想过要让张居正完全真的变成一个完美的政治家,他还是愿意看见张居正会犯些错,会做出一些有违私德的人,而不会因此大感失望与崩溃,而愿意在将来给张居正一个公正的结局。</P>
但无论如何,朱翊钧知道现在张居正的个人形象好一点,是利于改革的推进的。</P>
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士大夫受理学影响,更看重道德,相比于一个人的能力而言。</P>
所以,如果张居正的道德评价高一些,是利于他在执政时得到这个时代更多士大夫的支持的。</P>
比如就因为海瑞在道德上于士大夫中积攒了很大的声望,以致于保定巡抚孙丕扬在得知自己被海瑞弹劾克削商贾粮食而已奏请朝廷将自己抄家后,当即就哭了起来:</P>
“海公啊,你这是要本院身名俱毁呀!将来天下人岂不认为我孙某乃恶官酷吏,德行大坏耶?”</P>
“公也不必怨恨海公,终究说来,还是你自己坏了朝廷大政。”</P>
新任保定巡抚严清这时劝了孙丕扬一句,且吩咐道:“把孙公内院包围起来!不得出一粒粮一两银,家眷也全部锁拿,定时供给吃食水茶,只待上差来抄!”</P>
孙丕扬听后大惊:“严公,何必如此急切,且待革员料理完家务,转移一些积宦所得再查封可否?”</P>
说着,孙丕扬就对严清拱手道:“还请看在同为士林中人的份上,讲些情谊,事后革员自有重谢。”</P>
严清道:“公糊涂!这次明旨上说的很清楚,查抄公与魏公之赃款如补不了亏空,就要继续查抄,你让本院怎么敢讲情谊?”</P>
孙丕扬听后瘫坐在地上,一时捶地激动地嚷道:“何必如此,你说朝廷何必如此!我听说过种田的吃不起饭会造反,没听说过卖粮的卖不了粮会造反,朝廷又何必如此严酷啊!”</P>
“但您不让粮食去辽东,已让辽地粮价奇增,使朝廷即便足饷也还是有饿死之辽东军民。”</P>
严清回道。</P>
孙丕扬因此不由得抱怨道:“怎么就饿死了?如今并无边事,粮价高点无非是少吃一顿粮,多吃一顿野菜,能不饿死而为安安饿殍,便当知足矣,又非读书之辈,又非拒寇之时,弱其力,反而不易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