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依赖天然肥料也不行,毕竟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南美洲距离本土实在太远了,运费不低,哪怕是我们免除全部关税甚至给予运费补贴,其价格也比较贵。”
“我们还是要从人工合成这方面去考虑,之前我看到过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的相关研究,他们正在想办法把部分化肥的人工合成费用降低,我们可以直接给予更多的经费让他们研究,让他们早日搞出来!”
“还有杂交水稻以及其他高产粮食作物的培育方面,也必须加大投入,这是圣天子早年就亲自指定下来的项目,这些年虽然投入不算低,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远远不够,他们的很多培育工作都是反复试验培育,只要经费充足,完可以缩短时间,一个人做水稻培育需要一百年,因为他可能需要做多次的培育试验,但是如果我们投入足够大的话,完全可以组织一百人甚至一万人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培育试验,把这个时间大幅度缩短。”
“水利设施这方面也需要加大投入,以往我们更多的只注重防洪防旱,但是现在开始,除了基础的防洪防旱外,也需要更多的注重灌溉,水利工程不仅仅是用来防灾的,更是用来灌溉,提高粮食产量的!”
“还有生产工具方面,如今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设备还是不足,众多家庭依旧使用的都是最基础的农具,而很多性能更高,更方面的农具却是因为价格过高,而无法进入广大的农村地区,至于蒸汽拖拉机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在大农场地区才能够使用,完全不适合我们的绝大部分农村地区!”
帝国的人多地少,每个家庭保有的农田数量是有限的,连马耕都用不起,更别说是使用蒸汽拖拉机这种大型机械了,如今最适合帝国这种家庭小农场的生产模式,依旧还是深耕细作,使用耕牛乃至人力进行耕种,如此才能确保小面积的土地上产出足够的粮食。
如果学北美洲那边使用马耕,单亩产量是不够的。
一场内阁会议,虽然一开始是说的改变人口结构,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
但是到了中途却是变成了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上来,因为农民占据帝国的人口数量太多。
而到了最后,又是变成了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上来。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提高帝国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占据绝大部分数量的农民家庭的收入。
而这事可不简单,涉及到了众多部门,内阁那边反复商讨了好几个月。
直到宣平三十九年二月份才是正式递交了详细的章程。
这份章程综合了内阁各部的意见,统一制定出来的一份‘振兴农村经济’计划。
当然了,核心依旧是提高粮食产量。
翻着折子上的一条条内容虽然众多,但是总结起来还是化肥、粮种改良、水利设施、农业设备这四大方面为主。
在内阁方面看来,短期内最容易看到成效的,就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这个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并不是说那些大工程,而是具体深入到农村地区的小水利设施建设,而这一方面虽然以前也有搞,但是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现在嘛,则是准备大幅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