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少则围之(2 / 2)

渐渐地,大军开始散乱起来,士气渐渐崩溃。</P>

战场上的场景一片狼藉,尸体和武器散落一地。</P>

白起率领的秦锐士沾满了敌军的鲜血,但他们没有喜悦的表情,只有一种冷酷的坚定。</P>

整个战场上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杀气。</P>

战争,却依然持续。</P>

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P>

秦锐士健硕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P>

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P>

空中箭矢狂飞,拖着长声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的兵士中箭倒地。</P>

“……”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的愤怒,战争越来激烈。</P>

秦国当兵的都想跟白起打仗,活下来就有军功,所以士气也高。</P>

当然,秦锐士的福利待遇也是丰厚的。</P>

秦锐士设置军功爵二十等,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奖励垦荒,只要你立功就可以获得土地。</P>

给钱、给土地、给房子、给爵位,要什么给什么。</P>

有了这样的体系后,秦锐士这台战争机器发动了,这样军队不强悍才怪,这完全是战争机器,横扫天下无敌手。</P>

而且,很多人说战国时期总共才多少人,还动不动就几十万人对战,说白起的战功是假的。</P>

可最离谱的是什么</P>

最离谱的是,埋骨地还被考古出来了,居然没吹牛,毕竟是战功,也不敢乱讲。</P>

看来不少人不明白以少打多并打出歼灭战的含金量啊。</P>

伟人一句“千载无人出其右”已足道。</P>

歼灭战是最难打的,尤其是冷兵器时代,输则溃逃才是常态。</P>

在狠这一块没有人比白起还要狠,几十万人说送就送,这种不优柔寡断的,才能让自己的士兵放心的把后背交给他,并且古代哪像现在那样还讲这种合意的。</P>

白起奠定中国战争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歼灭战为王。后世历代大将都将歼灭战奉为圭臬。</P>

关键白起那套打法别人也学不来啊,别人都是十则围之,白起是少则围之。</P>

古代战场上,站着第一排的士兵真的都不怕死吗</P>

吴三桂大军之中,第一排的士兵在开战之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P>

第一排一般都是新兵蛋子才抛光过的20岁左右的士兵,他们训练有素,体质好,有点作战经验,后续的是新兵蛋子,参加过多次战斗的在后排。</P>

而30岁的老油条再最后边,这些老油条组织性高,纪律差,战斗力强,普遍无组织无纪律除了特别能打和知道在哪里打和怎么打以外基本都是缺点。</P>

毕竟这帮人从16岁当兵打了十五年还活蹦乱跳的</P>

最后排的老兵是队伍的关键,落败的时候只有经验丰富的最后一队人能组织反击,防止阵线迅速崩溃。</P>

但也有一种可能,新兵绝不可能安插在第一排和侧翼。</P>

因为重骑兵一轮冲阵新兵能挡住</P>

轻骑兵侧翼骚扰新兵能应付</P>

另外战机转瞬即逝,所以战术和阵型是要根据场上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的,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违纪违规,必须绝对地服从命令。</P>

但我还是认同第一种,前排都是亲兵蛋子。</P>

因为此刻吴三桂的大军之中,后排的老兵们正竭力的呼喊,想要扭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