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蔡姑娘可愿意随我一道回长安?(1 / 2)

自打郭嘉从颍川出发,短短半月不到,便解除了冀州之危。</P>

因为并州南匈奴异动频繁,戏志才急忙召集回了支援冀州的部队,以防万一。</P>

众人返回并州时,韩馥特意命人送来粮食五十万石、战马五百匹,以示友好,并希望双方能够结盟。</P>

此次并州对冀州的支援,对于韩馥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韩馥是存心感激的。</P>

再加上公孙瓒对冀州虎视眈眈,早晚会再来侵犯。</P>

所以,韩馥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一方面是为了日后自保。</P>

比起冀州,王铄在河东郡可谓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P>

自打张绣担任河东郡太守后,在王铄的指点下,河东郡被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一晃就快一个月了。</P>

河东郡太守府不远处的庭院后院内。</P>

蔡琰正双手拿着一幅诗词。</P>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P>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P>

她仔细品读着诗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词,这是王铄今日写下的诗句。</P>

自打华佗来到河东郡后,便开始为卫仲道施针治疗,短短三日,卫仲道便康复如初,甚至比之前的状态还好。</P>

但这只能缓解卫仲道的病情,要想根治,需要割开胸膛进行手术,对于汉末来说,卫家人是不能接受的,不过也好,王铄本就没想根治卫仲道。</P>

把他命吊着,就是长期的饭票。</P>

“蔡姑娘,我这首诗如何?”</P>

王铄的声音打断了蔡琰的思绪,她抬头看到王铄正微笑地看着她。</P>

蔡琰抬头,迎上了王铄的微笑,她脸上的复杂表情在瞬间转化为一种淡淡的忧虑。她深吸一口气,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P>

一旁的张宁注意到了蔡琰的异常,关切地问道:“昭姬妹妹,你这是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P>

蔡琰微微摇头,轻声道:“没……没什么,只是……只是……”</P>

自打张绣上任后,王铄就搬出了太守府,在附近置办了一座清幽的院子。</P>

蔡琰名义上是以王铄侍女的身份搬入院子,但平日里王铄对她尊重有加,从未有过半分轻薄之举。</P>

而且张宁对她也是姐妹相称,关怀备至。</P>

这与在卫府的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起卫府这才像是她的家。</P>

此时的她心中充满了矛盾,因为再过几日便是王铄返回长安的日子。</P>

那时她便可以回到卫府,过上正常的日子,从此两人可能再无交集。</P>

她看着这首王铄赠她的告别诗,再想到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一阵酸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