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何必与她计较,她刚失了孩子,心情不好也可以理解,何况她的做法也是为了后宫着想,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年岁大了就要退下来,给新人一个机会。后宫又不是太妃苑,都是暮古老人,花朵一样的年纪,成日里跟一群老太监老嬷嬷共事,说话办事的状态也老了几分,朕看着都心烦。”
刘棋这话说的可真是扎心了,太后脸都绿了。
“皇帝的意思是嫌弃哀家老了?哀家的想法陈旧,影响了皇帝的江山社稷了?”
别看母子俩明争暗斗的,可是刘棋态度还是十分的恭谨,这不孝的大帽子一旦被扣上,他就失了民心了。
“太后此言差矣,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太后这么尊贵的老人家坐镇,刘家的江山才更加稳固。朕也是怕太后操劳过度伤了身体,贵妃细心干练,这后宫的事打理的也井井有条,上一次为朕追回了几万两的赃银,也是功劳不小,可见她的执掌能力,是深得了太后的真传,不枉太后日日教导。如今贵妃所作的决断,也都是太后给的底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您该高兴才是。”
太后气的没法,瞪视着刘棋。
“皇帝的意思,是不叫哀家插手后宫的事了?”
刘棋微微颔首,“太后明鉴,朕是关心您的身子,朕都登基这么多年了,太后也该颐养天年了,何必为了些小事与小辈们吵闹呢,叫外人笑话。”
太后咬牙切齿,“皇帝这话说的,是怪哀家不懂事,与小辈们斤斤计较了?”
刘棋轻扯唇角,“瞧太后说的,都是为了后宫安宁,不能说是谁对谁错,依朕看,太后不如稍稍松松手,让贵妃去试一试,若是不成了,您再处罚她,她也毫无怨言。”
太后脸色铁青,沉默不语。
刘棋又道:“就快腊八了,宫里宫外事情都多,太后不如帮朕多看顾着些前朝,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外邦和属国朝拜进贡的时候,哪国哪部多了什么少了什么,太后最有经验,这才是国家大事呢。”
太后一怔,想想也是,朝拜是大事,能从这里面看出属国是否存有二心,外邦是否安定,攘内必须先安外,别光顾着争权夺势,别让外人钻了空子才是。
缓缓点了点头,“皇帝说的是,哀家也不愿管这些小事,可若是贵妃掌事不利,出了什么问题,可别哀家没提醒皇帝,哀家不会轻饶了她。”
刘棋浅笑道:“那是自然,朕会督促她尽心办事,太后担心的事不会发生的。”
太后刚好一点的心情又让他给气着了,这是明告诉她,贵妃做的什么决定都是经他允许的,她这个太后最好别管,管了也没用。
好,这一次她让一步,大事为重,让他得意几个月,等清妃产子之后就不是这个局面了。
殊不知她这一让,便是再无反击之力。郭贵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肆换血,老弱病残的宫人一概都放了出去,这其中包含了太后娘娘培养多年的心腹老太监和老嬷嬷。
他们这些人出了宫就消失不见了,不知是死是活。